返回列表
陈添裕:曾救过毛主席一次24年后主席邀请他进京他却没去
发布者:极速直播吧手机版下载安装发布时间:2024-02-24 阅读次数:1

  ,没有路就用身体硬生生辟出一条路来。腿脚被石块割裂了,早已经没了知觉,脸也被野生的荆棘滑得渗出来了血,但陈添裕像是一个失去了感觉的人,全然不顾地向前冲刺着。

  1953年国庆节前,家住福建一个深山农村中的一个普通农民却接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专门急电,内容不多,只有7个字请你来北京观礼。邀请人是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但这封急电却被当事农民拒绝了,他没有去参加。

  这件事,不仅在村子里,甚至在县里、乡里,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和轰动。一个普普通通,时代务农的一个农民,凭什么收到主席的亲点特别邀请呢?

  我们都知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够被邀请站在城楼上亲眼观看国庆阅兵仪式的社会各界人士并不多。毕竟这可是一项特别高的荣誉。

  邀请哪些人士前去观礼,都是要看个人的贡献与成绩,再由有关部门反复商量拟定名单,交给国庆阅兵筹备会。这还没结束,名单上的名字可是要一个一个反复确认,再三讨论,各方面都不出差错之后,才能够被允许的。

  一般来说,能够被邀请的观礼宾客大概有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战斗英雄、海内外爱国华侨、级别较高的外国人士等几类。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应该与远在福建农村的一个农民有什么关系。

  毛主席亲自邀请特殊人物来观礼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为新中国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宋庆龄女士,就是在开国大典举行前,主席与周恩来一起写信,再由亲自前去上海邀请到北京来参加开国大典仪式的。

  还有就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周震鳞,是最早跟随孙中山先生发动革命的人士,也是毛主席的恩师,对新中国的成立贡献颇多。在1951年国庆节前夕,也被主席亲自邀请观礼。

  这份主席亲电的邀请函,分量究竟有多重,我们从中可以窥知一二了。这是一份多么有分量的邀请啊。

  但是我们仍旧疑惑的是,面对这样一份厚重的邀请,当事人为何又拒绝?在外人眼中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富贵啊,怎么会有人傻的推却了呢?

  陈添裕,是福建永定县金丰乡牛牯扑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后来村里响应革命,组织成立赤卫队,陈添裕积极参加,勇于斗争,充分响应革命号召,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中表现积极主动,可圈可点,是一位忠心革命的战士,可以依靠的优质同志。

  陈添裕对当地的山头地形、社会情况等都极其熟悉,陈添裕的经验和能干在革命斗争中起到了极为便利的优势作用,使斗争少走了弯路,陈添裕表现优异,同时也心思纯正,对革命坚持不二,在斗争中属于先进积极分子。

  也正是由于陈添裕在革命中的优秀表现力,才使得日后与主席的相遇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前提。

  1929年6月份,对于36岁的毛主席来说,过得并不顺畅,也算得上是人生的低谷了。

  1929年6月22日,中国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这是红军建立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

  在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很多有想法有作为的主张,尤其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政策被党内大多数同志所肯定,但红四军内部还有一些同志对这一时期毛主席主持的工作存在一些怀疑和否定,一些主张也不被同志所接受,综上种种,组织上决定不再由毛主席继续担任红四军的前委书记。

  这件事情,对于主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心中有一腔热血、满是抱负,可在现实中却无法一一实现,可真的是无奈。

  纵使心中不愿接受,主席还是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在之后,毛主席暂时离开红四军,深入到闽西当地农村中,为村民讲解革命,指导农村的土地革命工作。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主席依旧能够破除困难,另立一番新天地。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主席就成功在闽西农村组织起来了强有力的革命队伍,在闽西成功召开了闽西一大,使当地的革命根据地逐渐成了气候,革命的种子充分播撒在每户农民的心中,红军革命的队伍也逐渐扩大。

  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有起有落,有昂扬时,有低谷处。面对人生的低谷,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仍旧不忘初心,坚持信念,从别处开辟出新的天地。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毛主席,很多同志认为,这样的打击的确沉重,毛主席应该会选择前去苏联留学放松一段时间。但谁能想到,毛主席的毅力竟然如此坚毅,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只身一人,扎根最艰苦的农村,苦苦坚守着心中的政治理想。虽然前路不可欺,但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在闽西农村工作期间,由于辛劳的奔走、彻夜的工作,在闽西一大召开后的不久,毛主席的身体扛不住劳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毛主席患上了疟疾,不住地打寒战、发热、出汗,如此反复,病情着实是凶险。

  在民间,老人称这种病为打摆子,也叫冷热病,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也是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得上了这种病实在是要了命。

  组织上考虑到毛主席的病情,又经过闽西当地领导们的反复思量,决定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毛主席安心住下养病,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调理好身体再说其他。

  为了照顾毛主席的安全,组织上专门派给主席一批红军战士,保卫主席的安全。负责这支队伍的是粟裕,那时候的粟裕还不是后来的战神,只是红四军中的一个小干部,当时的职位是三连的连长。也正是由于这次的保卫工作,粟裕与毛主席之间结下了信任与过命的交情。在往后的岁月里,毛主席才会对粟裕颇为倚重。

  安排好了警卫,去哪里养病就成了一个难题。毕竟毛主席可是反动派眼中的重要人物目标,毛主席的安全对组织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思来想去,组织上还是决定将休养的地方定为永定县金丰牛牯扑村,也就是陈添裕的家乡。

  其一,这里环境优良,天气特征情况十分适合毛主席来养病休养;其二,这里的地形复杂,多山多树,利于躲避,遇到紧急状况也方便隐蔽;其三,是因为这里群众基础好,组织完善,村民觉悟比较高。综上考虑,才终于敲定了毛主席修养的地点。

  也正是因为选择了这一个地区,陈添裕第一次见到了化名为杨子任的毛主席。为保护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当时牛牯扑村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的实际身份。那时候陈添裕还是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

  陈添裕由于稳重能干又可靠,又对牛牯扑村地形人情尤其熟悉,被组织挑选中来进行这次保卫工作。组织上安排毛主席住在陈添裕的家中,方便陈添裕照顾。

  对于这位比自己大十好几岁的大哥哥,陈添裕完全不了解毛主席的身份,只知道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自己一定要尽其所能保护好这个大哥哥,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托付。

  就这样,毛主席带着当时已经有五个月身孕的夫人贺子珍在陈添裕家中住了下来。那时候陈添裕家里住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两层土楼,陈添裕把楼上最好的房间腾了出来给毛主席居住,尽其所能帮助毛主席治疗身上的疾病。

  淳朴耿直的陈添裕,每天攒下鸡蛋,把自己平时不舍得吃的这一份鸡蛋全部拿出,只为给身体虚弱的杨先生补充营养,滋补身体。

  毛主席在陈添裕的家中刚住了一个星期,反动派在毛主席周围便有了活动的迹象。毛主席这里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敌人正在逼近!

  这个消息无疑是平地上的一颗惊雷,瞬间把刚刚安定的生活打破。战乱纷飞的年代,安安心心过日子是多大的奢望啊。假如没有这些革命人的谋划,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数以万计同志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怎么会有如今我们安定的生活。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

  面对如此情形,陈添裕的家中是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得找个安全又隐蔽的地方。陈添裕这时候建议把杨先生转移到距离家中五公里的天子崠山里,那个地方属于深山,敌人不花费些功夫是找不到的。

  此时又有一个难题难住了大家伙儿。深山里没有房子,也没有水源和电源,虽然隐蔽,但是怎么能够住人呢?必得好好修建一番才能落脚。

  这时候,手巧的陈添裕开口了:这有什么为难的,山里没有房子,我们打一个不就好了嘛!

  大山里的子孙,总是有自己的方法和盘算,有自己的能工巧劲。经过三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在陈添裕和家里几个兄弟的帮助下,一间坐落在深山里的全竹房子就被建好了。

  这是一间货真价实的竹子房,坐落在深山中一个相对平整的位置上,房子的门窗结构支柱等无一不是利用竹子建成的。虽然房子建得着急,可这做工可是丝毫不含糊。可移动的门窗、能遮风挡雨的前屋檐,睡的床和工作的桌椅板凳,无一不是利用竹子来完成的。竹屋隐藏在这深山中,隐蔽又实用,住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几天的相处,陈添裕了解杨先生的性格。即使在病中,也丝毫不懈怠,每日阅读书籍、处理文件是杨先生必不能少的环节。陈添裕都看在眼里。在这个极其仓促的房屋建设工程里,陈添裕还贴心为主席打造了一张办公桌,方便主席处理工作、阅读书籍。

  等到杨先生来到这别有用心的竹屋面前,对这深山中的这处住所大为赞赏,夸赞陈添裕的好用心。杨先生虽然还在病中,但看到这船屋,心情一下子明朗了起来。

  左瞧瞧右看看,杨先生瞧见房屋后面有块木板,便捡了起来,拿起毛笔,肆意在木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饶丰书房。

  这是杨先生近几个月来难得的开怀时刻。经历了排挤、身体上的不适、反动派的追捕,还能够苦中作乐,自娱自乐。艰苦的生活、坎坷的挫折都没有打倒杨先生,这种乐观的态度,开怀的意气着实令人感染。

  在陈添裕这些普通的农民身上,杨先生看到了自己的初心,自己为之奋斗牺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惜所有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就为了让这些普通百姓过上平凡的好日子吗?这些农民虽然一贫如洗,但他们痛恨土豪,敢于冲锋,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充沛的热情,这就是革命为之奋斗的动力啊!

  在之后的日子里,杨先生与夫人贺子珍住进了这富有意趣的饶丰书房。说是富有意趣,但这个环境还是十分艰苦的。毕竟在深山里,生活多有不便,安全也是有隐患的,天气也逐渐寒冷,吃苦自不必多说。

  伟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伟人,就在于伟人敢于尝试常人所畏惧的事情,并且还能够把事情做成功。即使是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在身体依旧不见好转的时候,杨先生依旧阅读着各种书籍,经常通宵达旦地看书,不知辛苦,不畏疲倦。

  就这样,杨先生和其夫人贺子珍在这饶丰书房中住了整整一个月。在这近一个月的时光里,陈添裕每天都从家中带营养品—鸡蛋给杨先生,除此之外,生活用品自是不必多说。

  陈添裕这个强悍的汉子却有着极其细心的一面,对杨先生的生活关照得分外周到。工作上的掩护和生活中的照顾,都非常妥当。

  多天的相处,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分外亲厚,二人像战友一般在这个混乱的躲藏时间段彼此守护着。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牛牯扑村的其他知情的村民也都在尽力掩护着这位杨先生。

  好景不长。到了1929年9月份,敌人终究还是发现了杨先生的行踪,由于当地打土豪分田地的举措,一些土豪对自己拥有的财产被充公心中不满,便前去向反动派告密。这才导致杨先生的行踪被暴露。

  9月17日,反动派集结七百多人向牛牯扑村袭来,对金丰大山进行搜索围剿。这样一来,杨先生在深山里的住所也不安全了,随时都有暴露的可能,局势又一次紧张起来了。

  当时由粟裕带领的杨先生的护卫队总人数加起来不过100人左右,其中有些同志还被外派出去执行任务,当时可堪抵挡的只有五六十人。

  好在跟反动派相比,我们还有陈添裕这样的熟悉深山地形的同志,在陈添裕等一干人的带领下,动作迅速地将杨先生抬上担架,往深山里撤走。

  杨先生虽然还未痊愈,但也不愿拖累同志,坚持自己走路,但陈添裕和其堂弟陈兆祥便硬是劝说杨先生躺在担架上。陈添裕动作迅速,与另一名赤卫队员抬起杨先生就疾步向前,陈兆祥及其他护卫在后方掩护。一行人刚走到山口,就看见反动派到了山口正在往里冲呢!

  后山坡都峭壁、荆棘丛生,连路都没有一条。抬着担架走已经是不可能了。陈添裕只好扶着杨先生走。

  不凑巧的是,在奔波中,杨先生的疟疾正发作,杨先生浑身颤立着、两条腿已无了力气,根本没办法前进了!

  陈添裕眼瞧着杨先生疾病发作的痛苦模样,俯下身子背起杨先生就往深山里冲锋。

  反动派的敌人在身后紧紧咬着,跟得很紧。陈添裕听到身后敌人的枪声,更是加紧了脚步,一刻也不敢懈怠。

  个头只有一米六的陈添裕背着身材高大的杨先生只顾往前飞奔,没有路就用身体硬生生辟出一条路来。陈添裕的腿脚被石块割裂了,早已经没了知觉,脸也被野生的荆棘滑得渗出来了血,但陈添裕像是一个失去了感觉的人,全然不顾的向前冲刺着。

  跌倒了,爬起来再继续往前跑,此时的陈添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摆脱敌人,保住杨先生的安全。一路上,陈添裕的汗水撒了又撒,主席的心与一位普通农民的心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不知道跑了多久,陈添裕的鞋子就跑掉了。当时是阴雨天气,陈添裕的脚就这样泡在山上的黄泥水里,荆棘石块,这不都比满是血肉的双脚坚硬吗!

  到了据点以后,陈添裕的双脚着实是不能看了,鲜血直流,双脚麻木,脚上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历经艰辛,终于甩开了敌人,陈添裕回过头去,眼见杨先生安全无恙,心上的石头才放下。

  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陈添裕背着杨先生一路狂奔,这样的意志力,这样的责任心,着实令人泪目。

  一起生活相处了这么多天,要离别了,杨先生心中十分的不舍。临行前,杨先生拿出了一张白纸,写下了一张3块钱的欠条。

  那时候的陈添裕双脚正在治疗,还不能够站起来,杨先生亲自走到陈添裕面前,把这封亲手书写的欠条送到了陈添裕的手中,并嘱咐陈添裕:革命胜利后一定要来找我!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陈添裕再也没见过杨先生。陈添裕当时不知道杨先生的实际身份,陈添裕自己也不清楚,当时自己冒死救出杨先生的举动,对于风雨飘摇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700人对100人。这场差别悬殊的对待,令人不可置信地成功了。无可置疑,陈添裕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到1953年,毛主席的这封电报寄送来,陈添裕才明白自己当初救过的杨先生是开天辟地的毛主席啊。

  虽然此时的陈添裕也很想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去北京,但当时极其不凑巧的是,陈添裕的爱人即将临盆。此时的陈添裕已经四十多岁了,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他分外珍视。

  思来想去,陈添裕最终将这个光荣的奔赴让给了自己的堂弟陈奎裕。陈奎裕当年也是保护杨先生撤退的其中一员。

  有恩必报,是主席的作风。从风云突变的1929年到1934年红军长征结束,一代伟人毛主席前后六七次来到闽西。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局势中,毛主席与闽西子弟建立起来了真挚的友谊。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陈添裕的行为让人感动泪目,即便是在如今看来,当时的情景也是十凶险。再次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激像陈添裕这样的普通人为革命做出的拼搏与牺牲,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星星之火可以传递,人民不会忘记。